卅二
作者:竹林.曙光      更新:2023-09-18 15:49      字数:1439
  四个人一起吃过午饭,坐上出县城的班车。这回永枢主动跟子辰坐在一起,但子辰坐在窗边戴着耳机、盖着冲锋衣睡觉,没能跟他说话。永枢只好在旁边看着,有几次看得入了神,都有靠在他身上的冲动。 ​

  到了县城,坐上回省城的火車。在班车上休息过后,大家的精神都恢复了许多,一起聊着天,还分享剩下饼干等零食。

  后来,子辰告诉了永枢一个好消息,他刚收到通知,他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后,该课题研究成果分別被两份国家级和省级的科学类报刊报道了。永枢由衷地为子辰感到高兴,甚至想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。

  回到省城,在火车站外向子辰、敏盈和小云一一告別,永枢坐上了回福南村的公共汽车。永枢回想起这趟有子辰陪伴的差旅,虽然有一些遗憾,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开心的。

  后来,永枢想起子辰的研究成果被报道的事,于是给子辰发信息:“报社有没有给你送两份报纸啊?”

  子辰回答道:“没有,我都不知道哪里能找到那两份报纸呢。”

  “你们研究所应该有订那两份报纸的吧?”

  “有是有,但那也不是我的呀。”

  “也是……”永枢已经决定要帮子辰找那两份报纸了,但是他没有把握,所以暂时不打算让子辰知道。

  第二天周一,永枢在去兼职机构上班的路上问了几个报刊亭,都没有这种专业的学术报刊售卖。对于怎样才能找到这两份报纸,他是一点头绪都没有。

  到了周二,永枢还不死心,去图书馆的路上又问了几个报刊亭,结果还是没有。到了图书馆,他走进了报刊阅读区,找到了这两份报纸。只见报道写着:

  “岭南植物园助推产业可持续发展,为铁观音茶农解烦忧……植物园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生姜子辰在导师XXX研究员的指导下,综合运用能值、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……”

  永枢突然想试试问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多余的报纸可以给他,结果可想而知,图书馆的报刊不得外借更不能出售赠送。

  正当永枢准备将报纸放回原位的时候,突然看见首页底下一行报社的联系方式,其中地址是“学宫北路125号大院”。永枢拍了一拍脑袋,自言自语道:“我怎么没想到呢!”其中一份既然是省级的报刊,那么它的出版机构极有可能就在省城啊,直接去找报社不就好了嘛!

  想到这里,永枢马上放好报纸,离开图书馆。

  学宫北路离图书馆不远,走十几分钟就能到了。永枢莫名地有些紧张和兴奋,走路的速度越来越快。到了学宫北路,这是一条闹中取静的道路,看起来确实是一条适合开报社的路。

  终于找到了125号大院,虽说是大院,也只是一座三四层的独栋小楼。进了院子,一条三米宽的楼梯直上二楼的办公室,办公室的大门开着,里面只有三四张办公桌。永枢在门口朝里面看了一下,轻轻地敲了一下门说:“您好,请问有人吗?”

  这时左边一张办公桌的一摞报纸后面露出一个人头,一个大约30多岁的男人站了起来说:“请问你找谁?”

  永枢从门外跨了一步进办公室,有点不好意思的说:“您好,我想找你们11月1日那期的报纸,不知道可不可以……”

  “哦,11月1日的,你等一下。”那位报社工作人员说罢,转身走到身后的桌子前接着说,“你要多少?”

  永枢回答说:“我要两份。”

  工作人员很快找到并拿了两份报纸递给永枢,永枢双手接过后问:“请问多少钱?”

  工作人员到自己办公桌前一边坐下一边摆手说:“我们不卖的,不用钱,你拿走吧。”

  永枢又有点不好意思了,愣了一秒后连忙道谢:“这……谢谢啦,谢谢!”然后离开了报社。

  永枢非常顺利地拿到了其中一份报纸,不过他打算暂时不告诉子辰,想下次见面给他一个惊喜。

  当天晚上,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见的建松在聊天群里发信息,想组织一次到凤岗森林公园的秋游。报名接龙出现了子辰的名字,永枢也跟着报了名,决定到时候把报纸送给子辰。